1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, 海南省农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,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海南科学观测实验站, 海口,
571100;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,济南, 250100
作者 通讯作者
《分子植物育种》印刷版, 2020 年, 第 18 卷, 第 2 篇
收稿日期: 2019年10月28日 接受日期: 2019年11月29日 发表日期: 2020年06月22日
作者 通讯作者
《分子植物育种》印刷版, 2020 年, 第 18 卷, 第 2 篇
收稿日期: 2019年10月28日 接受日期: 2019年11月29日 发表日期: 2020年06月22日
© 2020 BioPublisher 生命科学中文期刊出版平台
这是一篇采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进行授权的开放取阅论文。只要对本原作有恰当的引用,版权所有人允许和同意第三方无条件的使用与传播。
摘要
大豆是一种耐涝性较差的作物,涝害会引起大豆产量下降,甚至绝产,而大豆耐涝的遗传机制尚不
明确。本研究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关联分析,筛选出 3个大豆响应耐涝的 MAPK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
达基因/蛋白,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, Glyma.05G124000 在 4个时间点的表达量变化最为明显,对其进行
RT-qPCR分析,验证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。进而对 Glyma.05G124000的理化性质和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,
发现组成该蛋白的氨基酸中亮氨酸(Leu)所占的比例最高,该蛋白内部含有多个 LRR保守结构域,蛋白的三
级结构展示了 LRR 保守结构域中所有 Leu的位置。本研究筛选到的 3 个基因都参与编码 FLS2蛋白,信号
肽预测结果发现 Glyma.05G124000含有信号肽,根据 MAPK信号通路图,我们推测涝害胁迫引发了植物类
似于病原菌侵染的基本防御反应,传递信号通过 FLS2 蛋白进一步激活了 MAPK信号通路来抵御涝害胁
迫。本研究为探索大豆的耐涝机制,提高涝害条件下大豆的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。
关键词
大豆(Glycine max);耐涝;转录组;蛋白组; MAPK信号通路
HTML格式版本正在制作中。